中國“科普日”18載 深化公眾科學思想知與行香港中通社北京9月15日電(特約記者 莊恭)中國2022 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15日啟動,隨後各地科普日活動相繼展開。已有18歲的“全國科普日”,已成為內地公眾傳遞科學思想觀念和行為的重要方式。通過“科普日”活動,推進全社會營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處處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圍,激發公眾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圖:中國科協 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為期一周,將重點圍繞“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四個方面內容,著力組織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動、省級主場活動、系列聯合行動、“雲上科普日”活動和特別參與單位專項科普活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聚焦重點領域、面向基層所需、服務創新發展、促進素質提升的系列科普活動。 2002年6月29日,中國首部關於科普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次年,為在全國掀起宣傳和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決定從2004年起,於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目前,已走過18年的全國科普日,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廣大公眾喜聞樂見的學習和了解科學知識的方式之一。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中國科協已連續18年成功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約32.2萬場次。 自《科普法》頒發實施後,目前,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先後制定了科普條例或實施辦法,層次分明、覆蓋全面的科普法律制度規範基本形成。科普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6次會議審議。這次執法檢查,是《科普法》頒布實施20年來的首次執法檢查。 這份報告指出,科普已成為科學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面向青少年、農民等重點人群的科普活動蓬勃開展。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大國工匠進校園、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等品牌活動深入開展,貼近百姓、影響廣泛。 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總數181.30萬人,科普人員規模逐步擴大。各地積極配備科普專兼職人員,浙江、四川、江蘇和湖北4省超過10萬人,河南、廣東、北京、雲南等14省市超過5萬人。 2020年,全國共有科技館和科技類博物館1525個,比2006年增加193.8%。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數字科技館構成的現代科技館體系快速發展。(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