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通過四項法律將難以理解的漢字改用韓語表達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月6日電 近日,韓國政府決定將法律中難以理解的漢字或日語表達替換為韓語。一些生活上較少用到的“收俸”(即收稅)和“懈怠”(即無故逾期不履行職責)等詞將改用表達,從而幫助國人理解其含義。 (圖源:新華網) 據韓國法務部4日宣佈,將漢字改為韓文的四項法律(《登記特別會計法》《民事訴訟費用法》《不動產登記特別措施法》和《小額案件審判法》)的修正案當天在國務會議上獲得通過。 法務部同時表示,法律條文如果僅使用韓語難以理解或容易引發歧義,那麼應該在韓文後加括號,括號內標記漢字,例如(訴)、(歲入)、(算定)、(反對給付)等。 此外,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但不符合現代人使用語法或不自然的日語式表達,也將被韓語詞匯所取代。法務部表示,修改相關規定的目的是讓更多公民能够輕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公眾的知情權。 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漢字在韓國曾長期佔據主流文字的地位。近年來,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漢字,但實際上韓國人的生活還是離不開漢字。每個韓國人出生後就會注明漢字姓名。據《首爾新聞》報道,韓國大法院去年年底發布通知,新增加40個人名漢字。從今年2月14日起,總共可以使用8319個漢字(或漢字形狀字符)作為名字。1990年韓國修訂《戶籍法》時,作為人名的漢字只有2731個。韓國的人名可用漢字是最高法院規定的,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韓國人在尋找“獨特的名字”,因此相關投訴增加,人名可用漢字數量也在增加。 在韓國,一些正式文件中仍會使用漢字,如果一個成年人搞錯基礎漢字,會被當成笑話看待。韓國最大在野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去年12月底就被爆出,其就職簡歷造假過程中出現多處錯字,比如將漢字“姓名”寫成“姓明”,“住所”寫成“主所”,“職位”寫成“織位”等,引發韓國媒體各種嘲笑。(完) 【編輯:葉永成】
|
視頻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