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對中國的抨擊已經够多了,這只會讓歐洲一事無成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1月4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3日發表題為《抨擊中國只會讓歐洲一事無成》的文章。文章引述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的話說,“對中國的猛烈抨擊已經够多了”,歐洲不如審視一下自己的“缺陷和弱點”。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布魯德米勒本周與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一起率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就在上周,布魯德米勒在回應對該集團“計劃在中國擴張,並在低迷的歐洲市場縮減規模”的批評時表示,“對中國的猛烈抨擊已經够多了”,歐洲與其擔心巴斯夫在中國100億美元的投資,不如審視一下自己的“缺陷和弱點”。 文章表示,“布魯德米勒說的沒錯”,歐洲的工業公司正在努力應對一股相當猛烈的“逆風”。這股“逆風”指的不僅是俄烏戰爭以來迫使許多歐洲工廠關閉的高昂能源價格,還包括歐洲的綠色野心、隨之而來的環境監管網絡,以及未完成的單一市場項目所帶來的高昂成本。 當歐洲面臨來自能源價格低廉、監管寬鬆、對企業提供慷慨支持的國家的競爭時,形勢將變得更加困難。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資料圖 圖自新華社 在這種情況下,巴斯夫決定在中國建立一個擁有尖端技術的綜合化工廠,該工廠將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這意味著做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一些歐洲最大公司的“幫助”下,正迅速成為世界的創新者。 文章指出,決定在中國進行創新,對巴斯夫這樣的公司來說可能別無選擇。歐洲在過去十年中占全球化學品市場的份額下降了近五分之一,如今僅佔14.4%,到2030年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到10%。與此同時,到2030年中國將占全球化學品銷售額的近50%。如果巴斯夫不利用這一增長,將會有他人取而代之。 不過,文章也秉承著“中國威脅論”指出,允許歐洲公司進入中國廣闊的市場並保證歐洲控制創新性技術的“舊貿易模式”正在發生改變,長此以往可能會對歐洲的工業基礎造成“嚴重威脅”,“德國的汽車製造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香港咖啡市場年銷售額達百億 “瑞幸咖啡”進駐首杯15.9港元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