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聯繫表明,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並不存在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1月9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昨日(8日)發表題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聯繫表明,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並不存在》的文章。文章指出,世界上並沒有由美國主導的“理所當然”的“自由世界秩序”,中美之間的真正競爭是“贏得人心”。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美國在中美全面競爭中固執的“全力以赴”,所有跡象也都表明中美之間的競爭會變得愈加激烈,但結果已經是眾所周知了。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就已超越美國。中美之間的差距很可能將繼續縮小,直至達到某種平衡,中美將在不同領域各有建樹。 不過,在有一件事上拜登是對的:未來十年將是“決定性”的十年。拜登斷言,中國擁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和能力,並誓言要在競爭中“戰勝”中國。 這種競爭更多是心態上的。當拜登談到國際秩序時,他實際上是在談論其之前所提到的“自由世界秩序”。在這種秩序中,美國的領導地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世界上並沒有這樣的秩序。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圖 圖自新華網 誠然,許多(國際)規則、制度甚至機構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組織”等,都是西方在二戰結束後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但僅憑這些並不能定義一個由“非洲獨立運動、冷戰、蘇聯解體以及隨後中國的崛起”等大事件所構成的世界系統。 從本質上講,國際秩序應包括不同的宗教、文化、習俗、民族認同和社會制度,其中一些可能已經存在超過千年。它還受到全球化、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和核擴散的影響。 文章還指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真正的競爭不是設法在國內超越對方,而是在其它地方“贏得人心”。 美國正在印太地區集結力量,日本和澳大利亞看起來就像是美國堅定的盟友。但是,現在就下結論稱他們將死心塌地的追隨美國並反對中國還為時過早。 在東南亞,各國都害怕被迫在兩大巨頭之間“做選擇”。另外,儘管中印關係在兩年前的邊境衝突後就處於冷淡狀態,但雙邊貿易額卻在2021年創下了125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國的快速發展是鼓舞人心的。公眾對中國的區域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積極的。其部分原因是中國有一些獨到的經驗可以借鑒,比如,如何在40年內使8億人脫離貧困,這比空洞的西方說教更有用。 目前仍然不確定的是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但是,即使歐盟將中國列為“系統性的競爭對手”,只要不發生重大變故,中歐關係大概率仍將穩定地保持下去。此外,俄烏衝突將加速全球重心向亞太轉移,因此,歐洲將越來越重視東方。 冷戰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教訓,那就是:即使是敵人有時候也可以合作。目前中美還不是敵人。 為了不讓競爭對手成為敵人,通過常識就可得知,無論我們多麼“不同”,我們都必須“共存”。 一個人只需要觀賞一座花園就可得知“世界的美麗在於多樣性”。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