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深夜暴雷!危機會釀成下一個“雷曼時刻”?

分享到:
2023-03-16 15: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16日電 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掀起的風暴過去才不到幾天,瑞信的危機帶來的新一輪動蕩。北京時間3月15日晚,資本市場大風暴再次來襲。瑞士信貸(下稱瑞信)開盤跌近30%,續創歷史新低,并引發全球金融恐慌。暴跌同時拖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已經抹去了今年的所有漲幅。一周之內接連發生的銀行暴雷事件是否正在全球蔓延,會否引發金融危機,這一連串的問題正在成為全球最關注的焦點。

瑞信銀行大樓  新華社圖片

瑞士信貸暴雷 資本市場哀鴻遍野

事發突然。CMAQ的報價顯示,針對瑞信債券的一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在周二業務結束時的指示性報價為835.9個基點,且其他報價來源顯示該CDS價格在周三進一步上漲并逼近1000個基點(CDS價格越高說明違約概率越大)。這一增幅至少自2003年以來從未出現過,是20年平均水平的14倍以上,令大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相形見絀。而且瑞信一年期CDS目前的價格水平約為競爭對手瑞銀的18倍、的9倍。這個導致資本市場恐慌性拋盤。 

而瑞信的麻煩,遠遠不止這些。作為最大和最重要股東之一的沙特國家銀行董事長Ammar Abdul Wahed Al Khudairy早前宣布,絕對不會向瑞信提供進一步的流動性支持。

大股東的撒手不管進一步引發人們對於瑞信的擔憂。周三歐股全線大幅下挫。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最大,法國CAC40指數緊隨其後,德國DAX指數跌幅次之,歐洲斯托克600指數跌幅最小。最大利空來自股價崩盤。瑞信收盤暴跌超過24%,也拖累整個歐洲板塊狂瀉。法國巴黎收跌超過10%,跌超9%,瑞銀跌近9%,渣打跌近8%,跌超7%,匯豐跌5%。

在美國上周兩家銀行宣布破產之後,投資者對全球銀行業經營狀況持續加深顧慮。瑞信緊急向瑞士央行請求支援,懇請瑞士央行對其施以援手。截止發稿的最新消息,瑞士央行和该国金融监管机构表示,瑞信集团将在必要时获得流动性支持。这一表态旨在止住市场对瑞信集团信心的不断下滑。

在美上市中資股已抹去所有漲幅

瑞信危機衝擊之下,歐美股市幾乎全線大跌。泛歐Stoxx600指數收跌2.92%,Stoxx 600銀行指數跌近7%;美元漲超1%創兩周最大漲幅,歐元跌2%為三年最糟,瑞郎跌2%近七年最差;黃金漲近2%至六周新高;美油盤中跌近8%失守70美元、布油跌7.5%,均創2021年12月以來最低。

多重因素影響下,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已經抹去了今年的所有漲幅。據彭博社報道,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星期三(3月15日)一度下跌4.1%,跌至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該指數較1月26日創下的今年高點下跌約20%。阿里巴巴、京東和百度等科技股都在跌幅榜前列。

近幾周來,在美上市中資股已經失去動能,一方面主要是一系列公司的業績好壞參半,短期也未有重大的激勵政策支撐,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接連遭遇資本市場的風暴整体股市的萎靡。

危機影響美聯儲加息路徑

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日前將其對美國銀行體系的評級展望,從“穩定”(stable)下調至“負面”(negative)。穆迪強調,今次下調評級是因應美國3間銀行先後倒閉引發的銀行業危機。儘管美國監管機構盡力支撐,但美國銀行業運營環境“正在迅速惡化”。

瑞信暴雷使人們開始擔心,以美國地區性銀行為中心的銀行業危機已蔓延到彼岸的歐洲,并可能對市場和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極端悲觀的經濟學家、有“末日博士”之稱的努里爾·魯比尼認為,瑞士信貸的問題將會釀成下一個“雷曼時刻”。

持這一觀點的不止末日博士一人。曾精準對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作出預測的《窮爸爸,富爸爸》作者、華爾街企業家羅伯特·清崎在一檔節目中認為,他對全球第八大投資銀行瑞士信貸感到“擔憂”,因為債券市場未來的崩盤將引發一場“完美風暴”。

星展銀行駐新加坡高級策略師Eugene Leow表示,流動性惡化預表明,在美國三家銀行倒閉凸顯出借貸成本上昇的“殺傷力”後,美聯儲加息路徑存在不確定性。

3月15日周三,被視為“美聯儲喉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認為,近期的美國銀行業風波和由此引發的市場動蕩,令市場加強美聯儲在3月暫停加息的預期。(完)


【編輯:李雪萍】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