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卷”出來而非“補”出來!美媒:中國電動汽車崛起靠的是創新

分享到:
2024-06-28 08:4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8日電 歐盟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這一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徑,不僅令人感到憤慨,也讓人對昔日風光一時的西方汽車製造業滿是唏噓。

煙台港商品車滾裝碼頭,外貿商品車在等候發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圖片

據觀察者網報道,一段時間以來,美歐不斷給中方扣上“過度補貼”、“不公平競爭”的帽子,這成為了引發貿易衝突的核心問題。然而,美媒彭博社當地時間6月26日卻發文指出,中國面對西方圍堵卻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西方所謂的“補貼”絕非取得成功的“靈丹妙藥”,真正的核心要訣是大力投資推動創新,并通過競爭“淘汰落後者、成就贏家”。

有經濟分析師進一步解釋了中國電動汽車蓬勃發展的原因——中國想要贏家,但沒有尋求“打造特定的國家冠軍”,藉助不斷創新和競爭,使產業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憑藉這些產業政策,中國未來有望在其他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因為“贏家將是那些‘為創新營造環境’的政府”。

彭博社認為,雖然中國政府意識到電動汽車對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後,確實在該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家外國公司推動了中國國內的產業。當特斯拉於2019年開始在中國本土生產汽車時,這激發了消費者的真正熱情,并推動了整個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建設。

此後,數十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如雨後春笋般湧現,每一家車企都試圖在設計、軟件和其他高科技方面超越競爭對手,在此過程中,許多人半途而廢,也令市場搏殺中的“幸存者”變得更為饑餓。到了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所呈現的特點就是“激烈的價格戰和競爭”。

報道認為,中國政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發展的同時,“願意讓(一些)企業倒閉”,這一點起到了作用。彭博經濟研究所(Bloomberg Economics)高級地緣經濟分析師傑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表示,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并沒有尋求“打造特定的國家冠軍”。“中國想要贏家,但不想挑選他們。這更像是一種‘讓100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蓬勃發展’(百花齊放)的方式。”

正因這一戰略,比亞迪推出了帶有旋轉觸摸大屏和掀背車頂的車款,起售價僅需人民幣73800元(約合10200美元);憑藉寬敞的內飾和一流的車內娛樂設施,理想汽車L系列已經飈升至電動SUV排行榜榜首位置;而在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放棄其謀劃了多年的電動汽車項目之際,中國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卻推出了小米SU7,讓眾多米粉爭相排隊購買。

 2024年3月25日,北京小米汽車工廠內的小米汽車生產線。新華社圖片

“其中一些汽車製造商,甚至可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豐田汽車(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彭博社稱,比亞迪去年生產了300多萬輛汽車,在去年第四季度更是超越特斯拉,首次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季度銷冠。不僅如此,國內電動汽車領域的創新發展,也擴散到了電池和供應鏈優化等周邊領域,更讓中國經濟得到提振。

彭博社稱,“西方國家政府正效仿中國,通過補貼等方式讓自己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更具競爭力”,但咨詢公司AutoForesight(總部位於上海)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豫卻表示,如果西方決策者得出“補貼是靈丹妙藥”的結論,那將是大錯特錯。

張豫指出,單靠補貼“永遠無法創造一個健康的產業”。“中國成功的原因更多是產品驅動和需求驅動。”他認為,在美國以特斯拉引領電動汽車的潮流之後,“中國跑得更快了,而歐洲則放慢了腳步”。

其實,今年4月,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了“補貼”的話題,他指出,歐洲人老以為中國電動汽車企競爭優勢是政府“補出來”的,殊不知中國電動汽車“造車新勢力”一百多家,政府根本“補”不過來,脫穎而出的都是“卷出來”的。“歐洲人應該多從自身找找原因,不要一味怨天尤人。”

而彭博社的報道還進一步認為,不只有電動汽車,從人工智能到可再生能源或生物製藥,中國未來在諸多領域都可能完成飛躍,而最終這一局面的發生,將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科學家和企業家。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對此總結,“贏家將是那些‘為創新營造環境’的政府”,這將使得“企業有潛力實現突破,最終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編輯:凌玉辉】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