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德財長:如果美國對歐盟發動貿易戰,德國將採取報復措施

分享到:
2024-10-28 09:0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28日電 “貿易爭端從來沒有贏家,只有輸家。”上周,來自世界各國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年度會議,在此會議間隙,無論是面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還是路透社,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都作出如此表態,并警告稱,如果美國對歐盟發動貿易戰,可能會遭到德國的報復。

資料圖為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圖源:新華社)

路透社當地時間10月25日報道稱,林德納表示,他正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并注意到下一屆美國政府征收關稅的風險。“無論誰入主白宮,我們都站在跨大西洋外交新時代的最前沿,我們要說服我們的美國夥伴,我們或多或少需要美國和歐盟之間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定,而不是引入關稅。”

他還告訴CNBC,如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的貿易政策會呈現出何種面貌是一個關鍵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通過外交努力來說服入主白宮的人,與歐盟發生貿易衝突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我們將不得不考慮報復措施。”

不過,在CNBC當地時間10月25日發布的這篇報道文章中,雖是談及美歐貿易問題,但林德納卻還“不懷好意”地提及中國。他聲稱,美國的貿易問題在於中國而非歐盟,歐盟“不應該成為美中(貿易)爭端的負面連帶效應”。

此前,特朗普在今年競選期間曾多次揚言,如果他當選總統,將立刻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60%至100%的新關稅,并對所有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

路透社當地時間10月24日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美國征收20%關稅,歐盟以及德國的GDP將在未來幾年下降。貿易是德國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這表明緊張局勢升級、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關稅的提高,將對德國造成比其他國家更嚴重的打擊。

本月早些時候,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表示,美國作為德國貿易夥伴的重要性一直在增長。該機構稱,自2021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德國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但在2024年上半年,德國與美國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根據數據,2023年,德國約有9.9%的出口商品流向美國。

不過,儘管如此,美國國會於2022年8月通過了一紙《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法案通過提供高額補貼吸引全球企業流向美國,引起世界多國警惕,特別是在歐洲,對此批評甚多。德國財長林德納當時也發出警告,“歐盟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有升級的態勢”。

但與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此前“準備打貿易戰”的強硬放話不同,林德納在批評美國政策的同時,態度更為保守。他認為,由於德國經濟與美國市場關係緊密,因此德國不應該熱衷於與美國打貿易戰,而是應當通過“經濟外交”來解決爭端。

路透社指出,美國與中國、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今年一直在不斷加劇,美國和歐盟此前先後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了更高的關稅。

在歐盟投票決定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後,林德納曾在社交媒體上警告:“儘管歐委會投票支持(加征)關稅,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不應該引發貿易戰,我們需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報道稱,德國反對提高電動汽車關稅的立場一直比較鮮明。彭博社也分析稱,德國擔心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能會給其低迷的經濟帶來進一步的打擊。過去20年來,德國企業一直在擴大與中國的業務聯繫,以便向中國日益富裕的中產階級銷售出口產品。去年,德國車企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中國市場。

路透社還指出,除了關稅,特朗普也發誓要讓美國從俄烏衝突中“抽身”,這一威脅性言論促使拜登政府近期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200億美元的貸款,而歐盟也將向烏克蘭提供350億歐元金融援助和貸款,美歐的這批貸款來源於被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的收益。

林德納稱,歐盟正在完成貸款援助的部分技術細節,但“在政治層面上或多或少已經敲定”。“我們本周看到了突破。這是七國集團(G7)和歐盟團結的象征,也是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的一個強烈信息,即只要烏克蘭需要,我們就和烏克蘭站在一起。”他聲稱,歐盟方面將很快宣布正式消息,但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細節。(完)

【編輯:張麗欣】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