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德媒不自信了:我們正在復制“中國模式”

分享到:
2021-05-08 10:55 | 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德國中右翼媒體《焦點》(Focus)周刊5月3日發表評論,標題是“無聲的制度變革——我們正復制‘中國資本主義’,卻幾乎沒有人察覺”。

  文章作者、前德國《商報》主編加博爾·施泰因加特(Gabor Steingart)寫道,西方正經歷其歷史上最悄無聲息的一場制度變更,即“國家在市場的參與度提高”。而這正是源於中國模式的成功。

《焦點》周刊文章截圖
《焦點》周刊文章截圖

  這篇文章從上到下依然對中國制度抱有偏見,卻也難掩西方觀察人士對現狀的焦慮。施泰因加特形容,中國“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心臟起搏器”。不論是否樂意,西方都需要從制度上做出回應。

文章作者施泰因加特
文章作者施泰因加特

  必須指出,作者基於一家之言,用所謂“中國國家資本主義”來指代中國模式。對於類似說法,中國商務部今年2月就已經駁斥:歐方所謂“中國奉行獨特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並不符合事實。中國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踐證明,中國的經濟治理體系符合中國實際,並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

  文章接著稱,德國自由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在社會穩定器支撐下的自由經濟秩序,但那個時代正在衰落。當今的制度競爭中,西方國家沒有拒絕,而是以自身的“國家資本主義”來回應中國模式。這包含如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中央銀行所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央行的貨幣體系不僅支撐實體經濟,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將額外的資本推進市場循環。結果是,央行不僅可以刺激經濟,還可以擴大經濟(規模)。

  曾經的福利國家正在改頭換面。在德國,養老金、長期護理、醫保與失業保險一度被專門與國家福利體制分離,作為一種相互保險。但如今,政府開始主動設置福利標準,結果是國家補貼的增長。整個福利體制也變得政治化。

  國家正成為應對氣候問題,發展電動車、數字化的主要推手,比如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激勵項目、法律要求與公共投資來扶持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其一方面也是因為,初創階段的企業創新實力不足。

  國家持續借貸。不僅為公司制定法規,自身也越來越多地扮演參與者的角色。美國拜登政府剛剛通過了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與教育計劃。2021年,美國國債規模預計達到29.3萬億美元,占GDP的133.64%。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西方正在學中國。這場無聲的制度變革背後的秘密榜樣,正是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加速創新的中國。中國的經濟增速多年來超過美國,令拜登印象深刻。他在參眾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時表示,在與中國的制度競爭這一領域,將占據自二戰以來美國政府預算的最高比例。

  施泰因加特在結語部分稱,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社會市場經濟(sozialen Marktwirtschaft),再到“有亞洲特色的幹預資本主義”,這是西方所經歷過的最無聲的制度變革。西方不必慶祝這種轉變,但應該正視其存在。只有對自己所做之事有清醒認識之人,才有能力謀劃更好的未來。

視頻

更 多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