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國遊”火熱 免簽政策持續顯效 香港中通社1月16日電 題:“中國遊”火熱 免簽政策持續顯效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有分析指出,中國全面放寬優化免簽,推出一系列便利外國人來華政策舉措,“中國遊”成為越來越多外國遊客的優先選項。展望今年即將迎來申遺後的首個中國春節,熱度還會繼續升溫。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遊”成了很多外國人的年度記憶,這個詞也在“2024年中國國際傳播年度熱詞榜”上名列前十。近日,“周五下班去中國”登上韓國社交媒體熱搜榜。 據韓國國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門戶網站數據,自去年11月8日中國對韓國實施免簽政策以來,赴華韓國遊客數量大幅增長,11月達到99.34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7%。一名韓國公司職員說:“我剛和朋友去青島玩,坐飛機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在機場就能辦理入境手續,太方便了。” 在泰國大學生中,前往中國旅遊亦成為一種風尚。在廣州,一名來自曼谷的大學生對媒體說,中國美食種類繁多,令人嚮往;廣州距離泰國也不遠,成為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如今簽證手續很便利,周末就能來此遊玩一番”。 早在2023年年底,中國的免簽“朋友圈”已持續擴容。目前,中國已同26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對54個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同157個國家和地區締結各類互免簽證協定。 去年12月17日,中國過境免簽政策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來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新增21個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至60個,過境免簽的外國人可以在24個省(區、市)允許停留活動區域內跨省域旅行。 以北京口岸入境遊為例,僅去年12月20日至31日,入境外國人達10.8萬人次,環比增長43%,是去年同期的1.7倍。 “從北京乘坐高鐵G51到重慶吃火鍋,旅程非常舒適。”一名比利時博主在社交媒體分享了通過“過境免簽240小時政策”快捷入境中國的旅遊體驗。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各種“China Travel”主題自帶流量,海外博主們既是中國文旅產品的消費者,也是中國故事的講述人、傳播者。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表示,免簽政策不僅促進了入境遊的增長,更向外界釋放了中國開放的強烈信號。遊客來過中國後會將他們的新認知傳播出去,這對進一步提升中國形象有很大好處。 新加坡《獨立報》評論稱,中國積極為國際遊客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務,不僅有助於減少旅行障礙、推動中國旅遊業快速增長,也將促進其他國家採取類似政策,使全球旅遊變得更加便利,有助於增強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最終促進世界的互聯互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