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舉行港澳專場香港新聞網3月11日電 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與香港科學院、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 2023年“青年科學家 50²論壇”港澳專場於10日舉行,本屆論壇以“從基礎到前沿”為主題,多名國際知名科學家就前沿研究的新進展跟與會者作交流,有超過120位科研業界精英出席,包括港澳地區的“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新基石研究員等。 論壇嘉賓包括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和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黃玉山等。孫東表示,香港科研實力雄厚,尤其是基礎研究,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創科,推出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亦在財政預算案公佈將投入60億港元發展生命健康,預留30億港元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科研工作。擁有科研實力,同時亦要加強匯聚人才。自“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推出至今已支持80名科研學者來港。 黃玉山則指出,研究資助局每年投入了23億港元資助大學的科研項目,但香港的資助僅用於科研項目,而非資助科學家。黃認為,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的資助能夠填補香港的“空白”,有助鼓勵青年科學家繼續推動人類健康研究。 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王嫵蓉介紹說,“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由騰訊公司發起,獨立運營。大力支持基礎研究,是騰訊的長期堅持,也是騰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核心戰略的重要實踐。基金會實施“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持續支持科技人才探索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無人區”。 “科學探索獎”已資助20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由獲獎人自由支配。“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計劃10年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選人不選項目”,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現時,已有11位港澳地區科學家獲得上述兩個項目資助。 論壇邀請了國際知名而以香港為基地的科學家作專題分享,其中,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在論壇上剖析了“醫療診斷的範式轉變”,談到自己在研發“無創產前檢測”的經驗和如何把這項研究應用於癌症快速篩查。他勉勵年輕科研人員在漫長的科研路上要有熱誠和毅力堅持到底,最終都會找到正確的方向。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學校長、論壇科委會成員張翔就“創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科學如何轉化應用”作出解說。他以光的折射原理去解釋其研發的“隱形”材料,相信此技術可應用在未來科技,例如早期癌症的檢測、早期地震的預防、擴增實境、節能減碳的環保項目等。 多名曾獲“科學探索獎”的學者在論壇中就“材料與仿生”就前沿技術進行討論,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介紹萊頓弗羅斯特效應;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盧怡君講解液流電池如何於電動車應用;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黃明欣提及高強高韌的鋼鐵材料;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范智勇則介紹了仿生嗅覺技術的應用。 論壇亦特地作“量子+”學術報告,騰訊傑出科學家、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教授講解騰訊量子實驗室的業務框架和超導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發展。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劉仁保、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及數學科學研究所卓敏數學講座教授何旭華,以及香港大學物理學系以及物理及天文學研究部講座教授姚望則參與了是次的圓桌討論。(完) 【編輯:崔靜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