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12月15日報章社評:擴外勞紓院舍人手荒 設專業職系吸新血

分享到:
2022-12-15 10:2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15日電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額外輸入約3000名護理員。香港多份報章12月15日就此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社評:從簡化輸入護理員程序入手切實解決院舍人手荒

針對勞工界擔心輸入護理員會影響本地勞工權益,政府已有充分考慮。護理員行業未來3年需額外至少4500名護理員,以配合新建院舍和買位計劃增購的宿位陸續投入服務,即使特別計劃的3000個配額全數獲批,仍有最少1500個空缺須由本地勞工填補。加上政府已規定院舍在本地招聘的護理員薪金,不得低於輸入護理員的薪金,而輸入護理員的薪金則不得低於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因此,不會因為輸入護理員而令本地護理員的薪酬待遇受損。政府需要與業界、勞工團體充分溝通,多從照顧好院舍長者和殘疾人士的角度出發,爭取更多理解、支持和配合,簡化輸入護理員的程序,加強本地培訓,雙管齊下解決院舍人手不足的問題。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輸入護理員並非搶飯碗

若本地勞動力無法補上短缺,導致長者照顧長期受到困擾,政府就不能坐視不理,應該容許輸入適量勞工,補充護理員不足,緩解燃眉之急。今次政府額外輸入護理員計劃,即使配額全數獲批,未來仍有最少1500個空缺須由本地求職者填補。另外還有必須聘用本地僱員的規定,以及對本地僱員的薪金、輸入護理員的薪金作出具體要求,相信能有效紓解勞工團體的顧慮。事實上,輸入護理員不但沒有搶飯碗,而且院舍補充人手,也能改善護理員工作過勞、時間過長、壓力過大的老問題,有助提升服務水平,亦增加護理工作的吸引力,讓本地員工願意在行業服務,形成良性發展。

過去香港輸入外傭,為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事實證明,只要政策適當,輸入外勞完全符合香港整體利益。如今人口老化是香港迫在眉睫的問題,加強院舍照顧,輸入護理員應做就做,而且要快,這是滿足長者的護理及照顧需要,也是特區政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推動良政善治的重要一環。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擴外勞紓院舍人手荒 設專業職系吸新血

要緩解問題,輸入外勞是有必要,但這只能救近火,政府須正視本地護理員不願入行的問題,對症下藥,並制訂安老業朝專業化方向的長遠發展計畫。首先,須設法改善護理員的薪酬待遇,如將現時兩更制改為三更制,並將工資提高至合理水平,增加誘因留住人手。更重要是認真考慮設立長者護理專業職系,提供晉升和培訓機制,在保健員之上研究增設一些認可職位,讓護理員看到晉升階梯,甚至願意進修護士課程進行“升呢”,亦讓未入行的看到安老業有前景和有錢途,吸引更多本地新血入行。

同時,港府應提高資助額,鼓勵院舍引入更多樂齡科技,如可調校高度的沐浴椅、智慧尿片、陪伴機械人,既減輕護理員的工作負擔和長期勞累風險,也可讓院友重拾尊嚴。人口老化是本港逼在眉睫的社會問題,政府無法迴避,不能單靠輸入外勞,還須設法改變市民不願入行的困局,才能在未來二十年從容應對高齡海嘯。(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