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月8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月8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8日對電子支付、劏房問題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電子現金支付並行,更顯社會包容 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一年,南下北上川流不息,深港“一小時生活圈”逐漸成為現實。 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起步較晚,但三年疫情令網上購物成為風尚,電子支付在香港也漸成氣候,年輕人精於此道。香港復常後,大批港人北上消費,有了全新的體驗,切身感受到電子支付的方便快捷,商家也在積極迎合這一潮流。但另一方面,儘管電子支付是大勢所趨,但總有一群人會繼續使用現金。特區政府、香港社會必須正視這一現象,在公共和商業設施方面需要繼續為這群人提供方便,辦實事。這包括,銀行要保留現金儲存及提取的窗口,商戶要繼續保留收銀員職位,出租車不能完全網約,如此等等。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按部就班穩妥解決劏房問題 7日有民間團體舉辦“取締劏房民間商討日”,聯同80多位劏房居民、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討論取締劏房的細節及相關政策配套,期望將民間聲音反映給政府部門。 雖然“告別劏房”已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但是要徹底解決劏房問題錯綜複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快刀斬亂麻”取締所有劏房,其中關鍵是要妥善安置受取締劏房影響的住戶。主流的意見是,政府首先應進行全港劏房普查,摸清劏房的數量和地址,繼而訂立合法合規劏房的基本條件,對於合格劏房,政府可發牌認可出租;對不適宜居住的“劣質劏房”作出清晰定義,並給予一定整改時間,若仍不合格,政府可依法取締。取締劣質劏房必須有完善安置措施,政府應預留部分“簡約公屋”、過渡性房屋用於安置劣質劏房住戶,協助劏房戶擺脫惡劣居住環境。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拼經濟惠民生 仍須大手投入 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諮詢工作正密集進行。 整固開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特別是涉及房屋、教育、福利、醫療、退休保障等“惠民生”的開支,關係到社會大眾福祉,該大方的時候要大方。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讓市民滿意,有獲得感、幸福感,過上更好的日子,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的目標。從社會整體和長遠角度來看,政府要達到收支平衡,還是要靠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把“蛋糕”做大,讓收入來源更充裕、更多元化。(完) 【編輯:譚暢】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