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論壇

【中通論壇】比安倍冒進 岸田文雄稱“台灣安全屬全球問題”

分享到:
2023-05-12 09:3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日本廣島G7峰會即將召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日聲稱,台灣安全屬全球問題。受訪專家直言,岸田文雄是在安倍既定的路線上,又有了新的花樣。日本有野心在台海、釣魚島等重要問題上,擔當領頭羊“帶節奏”,要拉更多國家介入,形成針對中國的軍事大聯盟,對台海、對中國進行戰略軍事威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圖源:新華社

岸田文雄5月10日在東京接受《日經亞洲》專訪時稱,"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不僅對我們國家,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都至關重要。我們的立場向來是台灣問題應該透過對話和平解決,我相信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在這方面立場一致。”

岸田文雄上任以來不斷就台灣問題挑釁中國。去年11月,岸田文雄在柬埔寨出席東亞峰會時,也聲稱“台海維持現狀是區域安保重要事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如今岸田文雄強調“台灣安全屬全球問題”,是否比安倍更進一步?

日本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1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岸田文雄是在安倍既定的路線上,又有了新花樣。安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限定在美日介入台海。岸田基調未改,說成是全球的問題,實際上是要拉更多國家介入,包括北約、美日歐,形成針對中國的軍事大聯盟,對台海、對中國進行戰略軍事威懾。

岸田為何在台海問題上比安倍冒進?劉江永解析,首先,岸田文雄盡管是自民黨“宏池會系” 的繼承人,但并未完全按照前會長大平正芳的對華政策來制定外交路線,而是追隨延續安倍晉三和麻生太郎的國內外政策,確保外交內政的延續性。岸田文雄曾任安倍晉三內閣外相約7年,參與了安倍內閣的一些決定;其次,岸田文雄所在為第四黨派,必須依靠最大派系安倍派及第三大派的麻生派,才能維持政治基礎,而安倍派的主體是一批親台的“台灣幫”;最後,日本決策層對釣魚島的認知矛盾在不斷深化發展,要利用中美之間的戰略矛盾,從中漁利。

岸田文雄即將登上美國《時代》雜誌5月號封面,該期封面上寫道"日本的選擇-首相岸田文雄想要摒棄數十年來的和平主義,并使他的國家成為真正的軍事強國"。文中寫道,白宮熱切希望具有影響力的夥伴,制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岸田文雄受此鼓舞,已開始著手讓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擁有與自身匹配的軍事力量,重返全球大國角色。此外,文章也提及,更令日本擔心的是,中國始終沒有放棄收復台灣。

“這是一個極危險的傾向。”劉江永表示,岸田的野心是想讓日本重返軍事大國地位,拿中國作藉口。去年12月16日,日本出台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已反映出日本軍事戰略、對華戰略發生根本調整。日本把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并將發展具有打擊敵國境內指揮中樞和導彈基地的所謂“反擊能力”,大量發展進攻性武器。這意味著日本已不顧憲法第九條的制約,亦不顧戰後所標榜的“專守防衛”政策,要成為一個在海外能够夥同美國使用軍事力量、安倍所說“能够進行戰爭”的國家。

日本是2023年G7峰會輪值主席國,G7高峰會將於本月19日至21日,在岸田的故鄉廣島登場。盡管岸田文雄強調G7在台灣問題上立場一致,但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在訪問中國後,曾表示升高台灣的緊張局勢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歐洲應切割台灣議題。雖然馬克龍的講話在歐美引起廣泛批評,但也導致外界對G7的團結起了質疑。

劉江永分析認為, 岸田文雄為了此次G7峰會達成一致,已做好前期功課,事先走訪了G7各國進行斡旋,就台海得到多國共識,包括受邀參會的韓國近期亦就台海問題對美國表忠心。日本是要搭舞台,讓更多國家支持日本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表達“和平解決台海問題”和“反對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

劉江永指出,所謂“反對以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實際上針對台海、東海和南海。只談“和平解決”不談“和平統一”,實際上是要用G7軍事力量和外交姿態干涉中國和平統一進程。若有可能,本次G7還要形成對中國戰略定位的共識,不過,西方各國對中國的態度存在溫差。“顯而易見,日本早已不再追隨美國,而是一直在台海、釣魚島等重要問題上,擔當領頭羊‘帶節奏’,此次G7峰會表現得更加充分。”(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