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對施政報告的期望“一消一增一實”

分享到:
2022-08-24 13:55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本屆特區政府就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會有多少“含金量”?市民非常期待。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出席了多場施政報告諮詢會,向社會各界和市民徵集意見,他表示要認真梳理市民的意見,在施政報告中回應市民訴求,從現在的情形看,官民之間的互動還是不錯的。

但李家超和特區政府團隊應該有一個思想準備,市民對本屆政府的期望值很高;打個比喻,如果往屆政府在回應市民訴求上有60分即可合格,這一次則恐怕要有75分以上才能算合格。過往由於“泛政治化”的攪擾,特別是行政和立法的關係長期惡化,限制了特區政府的能量,政府解決民生難題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不同了,形勢已變,中央的要求高了、市民的期望高了,人心思進、思變,特區政府不把功課做好,是無法令市民滿意的。

那麼,市民期待李家超交出甚麼樣的施政報告呢?筆者認為,重點有三:

解決當下之困 消怨氣

這份施政報告要令市民滿意,首先必須具有“消怨氣”的作用。香港長期積累的民生難題和疫下遇到的困難疊加,市民怨氣在胸,急需紓解,施政報告需有大量筆墨解決當下之困。

其一,解決“通關難”。香港與內地的封關狀態已持續兩年多,現在雖有鬆動,但每日的配額與實際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今年秋季開學日期臨近,港生赴內地讀書的名額需要搖號確定,而港生到了內地後,還有“7+3”的隔離期,這如何來得及?家長和學生心急如焚的情況正正提示特區政府,做事應提早謀劃。

舉一反三,在通關問題上,特區政府官員反覆表示與內地保持溝通,但為甚麼效果不佳?到底卡在哪裏?需要相關人士如何配合?對此,行政長官很熟悉箇中的“套路”和“近路”;待時間成熟可以發功了,官民之間應多溝通,形成解決通關的合力。

其二,解決“就業難”。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經濟持續衰退,旅遊、零售、酒店、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就連珍寶海鮮舫這樣在香港興旺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字號”都關門結業,令人唏噓不已!企業倒閉,許多打工仔好則降薪、差則失業,苦不堪言,政府如何促進就業?除了過往的政策,還有甚麼新招?相信打工仔非常期待。

其三,解決“住屋難”。這些年來,輪候公屋的期限愈來愈長,已經達到6年多,超出了相關人士的心理預期;超過20萬香港居民還居住在“劏房”、“籠屋”,失去生存的基本尊嚴,從中央到香港基層市民,都緊盯着這件事。如何令公屋建設提速?市民期盼施政報告有更多管用的措施。

解決市民當下之難,贏得人心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欲達此目的,政府要有“快刀斬亂麻”的魄力,市民期待從李家超的施政報告中,能感受到這種魄力。

鋪設希望之路 增底氣

如果一個社會貧富差距太大、出現了“階層板結”,令大部分社會成員看不到通過奮鬥改變命運的希望,人們就會失去奮鬥的內在動力,選擇“躺平”。香港其實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狀況,青年一代就業難、創業難、置業難,向上流動難上加難,怨氣大而又得不到紓解,在某個時候就會集中爆發,令人驚詫!

《港區國安法》和新選制實施後,香港迎來了落實“行政主導”的最佳時期,本屆特首和特區政府是公認回歸以來實際權力和影響力最大的一屆,市民期盼這是一個轉折點。政府積極作為,對市場調節失靈造成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進行糾偏,就能給處於社會中下層的大多數人予以希望。

以鼓勵青年創業為例,政府支持青年到深圳前海創業,那麼,能不能推出一些支持在本港創業的政策?扶持弱勢群體,本屆政府已有一些對策,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主導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那麼,類似的制度能不能複製,推廣到更大範圍?還有,第5波新冠疫情暴露出本港安老院的諸多漏洞,政府在安老服務上會有哪些大動作?這些問題都是市民熱切關注的。

綜觀全球各地,縮小貧富差距的途徑不外乎3條:提低、調高、擴中,也就是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通過稅收等方法調低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香港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也需要在這3個方向出手。

當然,解決貧富懸殊非一日之功,但市民非常期待李家超的施政報告中有這方面的措施;至少,它可以令人看到希望、看到前景。

特區政府於2018年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曾經引發爭議,除了投資巨大之外,市民普遍感到“遠水解不了近渴”,十幾年後才有可能入駐,不知又有多少“黑髮人”等候成了“白髮人”。市民的這些擔憂不無道理,解決民生難題,應該把握好遠期、中期、近期三者之間的平衡,願景雖好,但也要有近期令人“看得見、摸得着”的措施,不能劃一個大餅,把難題又交給後人。

施政報告不僅是“設計圖”,還是“施工圖”,而“施工圖”講究的是精準到位,可操作、可見效、可考核。李家超競選時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口號,市民耳熟能詳,現在真正考驗特區政府團隊的時刻來了,市民等着看結果呢!

措施實實在在 未來可期

從前期工作安排來看,李家超和其團隊還是很務實的。他成立了4個工作組處理精準扶貧及住屋問題,而且都有司長級官員領導,這是擺出了“啃硬骨頭”的架勢;李家超明確上任百日內,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標,訂立“關鍵績效指標”,這是借鑑了企業管理的經驗;他還增設新政府“動員機制”,這是汲取了抗擊第5波疫情期間政府反應遲緩的教訓後做出的改進。這些變化,令中央、內地民眾和香港居民都看到紀律部隊出身的李家超,更講求效率和效果。

市民對李家超和政府團隊的心理預期已經形成;那麼,在施政報告中凡涉及香港發展的重大事項,市民同樣希望能看到工作目標、工作機制、保障措施環環相扣,能看到“時間表”和“路綫圖”清晰可辨。措施實在,則未來可期!

如果說,解決當下之困是“消怨氣”,那麼鋪設希望之路,就是“增底氣”,而施政報告的每一項措施都實實在在,才會令市民心裏更踏實、更有勁。“一消一增一實”,這是市民期望從李家超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看到的。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