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辯證看待香港公務員“辭職潮”

分享到:
2023-07-17 14:27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23年度有10,126名公務員離職,為香港回歸以來最高。對比一下2017至2022年公務員離職的數據,分別是8,616人、8,557人、8,311人、8,494人、10,487人。可以看出,2021/22年度和2022/23年度離職人數逾萬人,達到了高峰。

公務員離職人員當中6成多是因年齡原因的正常退休,但辭職人員近年來也明顯升高。2022/23年度,有3,863名公務員辭職。對比一下過去兩年公務員辭職人數,2021/22年度為3,734,2020/21年度為1,863人。

若以2022/23之初有17.6萬公務員計,該年度公務員辭職率為2.2%。另外,同期政府聘用10,198名新公務員,略高於離職公務員。

對公務員“辭職潮”,坊間的看法頗多,眾說紛紜。筆者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此事。其一,公務員辭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單一的;其二,部分公務員辭職不見得是壞事,恰恰有利於公務員隊伍“強筋壯骨”、提升行政效能。

移民是主因 辭職非壞事

辭職公務員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移民,主要去向是英國、加拿大、美國、澳洲等國。他們選擇離開香港,主要是認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社會環境“不自由”,香港公務員“更不自由”。一些人認為,不能接受“宣誓效忠”,在“政治中立”和“宣誓效忠”之間糾結很久,最終選擇了離開。

這部分人辭職其實並非壞事。香港公務員隊伍承接了港英時代的“衣鉢”,回歸以來沒有根本性地改變。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出現了許多奇葩現象,當示威者暴力襲擊政府總部時,許多公務員表現得若無其事,與己無關。有的公務員以政治中立為由,消極或拒絕執行法定職責,甚至有公務員充當“內鬼”,為暴徒襲擊警察提供情報,濫用職權支持或包庇“港獨”、“黑暴”、“攬炒”活動。公務員不忠誠於自己供職的政府,吃裏扒外,令人不可思議!

香港基本法第99條規定,“公務人員必須盡忠職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香港《公務員守則》規定,“不論本身的政治信念為何,公務員必須對在任的行政長官及政府完全忠誠,並須竭盡所能地履行職務。”、“當在任政府作出政策和行動決定後,不論個人意見如何,公務員必須全心全力支持,執行有關的決定。”

由此可見,“效忠政府”是政治中立的前提。政治中立是指公務員不能讓自己政治觀點影響工作,而不是對特區政府的決策不執行,保持中立。

那些不願效忠特區政府而辭職的公務員,那些不看好香港未來發展而辭職移民的公務員,其實也不值得挽留。這部分人的離開,更有利於提升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養,有利於打造一支符合基本法要求的公務員隊伍。

對於公務員辭職潮,還應放在香港人口流失的大環境中分析。2022年底香港人口約為733.32萬,比2012年同期人口減少約6.83萬,年跌0.9%。2022年共有6萬名香港居民淨移出,是2021年的約2.1倍。2022年10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發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承認,香港勞動人口在過去兩年流失約14萬。2023年5月初,特區政府稅務局介紹個人報稅工作時透露,過去兩個財政年度,香港少發了24萬份個人報稅表。另外,2022至23財年有5.61萬宗離境清稅申請,上個財年則是5.65萬宗,兩年合共11.26萬宗。

私企“搶人才” 盯上公務員

香港整體上人口流失,導致私營企業人才短缺。有調查顯示,辭職的公務員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私營企業。如果說疫情3年期間,一些企業定單並不飽和,人才短缺影響不大的話,那麼隨着疫後經濟恢復,生意整體上好起來了,私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瞄准35歲以下的年輕公務員搶人才,成為部分企業的選項之一。

站在私營企業的角度看,聘用離職的年輕公務員有至少有3大好處:一是年輕人可塑性強,容易適應新職場;二是從學歷、能力來看,公務員整體上基本素質好;三是公務員熟悉香港的社會環境,與外來人才相比,不存在適應期,可以說“近水解近渴”。

香港中通社圖片

對於這部分人辭職,只能說“人各有志”,換一個“賽道”,繼續為香港發展效力,不失為一件好事。

提升行政效能 公務員壓力大

眾所周知,從中央政府到普通市民,對李家超和第六屆特區政府寄予厚望。輿論普遍認為,由於“行政主導”得到落實,本屆政府是回歸以來權力最大的一屆政府,如果再幹不出點名堂,既對不起中央,也對不住市民。因此,李家超就任後着力建設“有為政府”,提升政府效能,把企業常用的績效考核體系也引入了政府管理。可以想像,如今的公務員再也不像以往那麼好當,工作壓力相當大。

過往政府公務員的“程序意識”非常強,這固然有很多好處,但事情不分輕重緩急,全部按照一個模子走“關口”,一份文件要“走”幾個星期,才會到達首長級官員手中;現在要講求效率,區分不同情況“提速”,工作節奏快了。

過往政府公務員“界限意識”十分清晰,這有利於各司其職,但也帶來一些弊端,公務員多幹一點事情都不願意,就算在緊急情況下,還是按時下班,照常休假,在香港抗擊第5波疫情期間,這一現象表現得特別明顯。現在,政府成立了許多跨部門小組,各部門聯合攻難關,特殊時候也有特殊要求,工作強度大了。

過往,公務員福利待遇好,被認為是“鐵飯碗”,新一屆政府就任後更新了《公務員守則》,強化賞罰制度和退出制度,按照現在的機制,對工作表現達“不滿意”程度的公務員,部門可啓動機制要求限期改善,否則會被要求離職。公務員的“鐵飯碗不鐵了”。

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公務員辭職是因為無法適應新的工作要求,這些人辭職,恰恰折射出政府的工作效能在提升,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灣區吸引力增 年輕人選擇多

據特區政府的統計,25歲以下的公務員人數跌幅最大,這些人辭職後,有一部分去了內地,主要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一方發展。廣東省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薪資、機遇和生活環境等方面不比香港差,且內地放寬了港澳青年報考內地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條件,給港青多了一個選擇。

例如2020年12月深圳在專項招錄公務員考試中,首次設置5個定向港澳選拔職位,辦公地點均在福田、羅湖、南山等市中心區域,這些區域都有口岸和香港相接。便利的交通、全新的環境、穩定的薪酬福利,吸引了不少港澳人士北上報考公務員。

除了報考內地公務員外,還有很多人到內地踏上了創業之路,進入企業發展。從整體發展態勢看,大灣區今後將成為粵港澳3地的共同家園,發展前景看好及機會增多,特別是深圳的前海合作區,在許多領域可以“先行先試”,給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創業提供無限可能,令一些有志青年心嚮往之。

任何事情如果形成一股“潮”,都不是一個因素造成的,箇中原因很複雜,因此,不能把公務員“辭職潮”歸結於香港國安法。形成了一股“潮”,也未必就是壞事,潮起潮落,也可以蕩滌塵埃、淨化空氣。因此,對於香港公務員“辭職潮”不必過度擔憂。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今年4月考察香港時指出,“香港18萬公務員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骨幹力量,應當齊心協力、擔當實幹、忠誠履職。”這是中央對香港公務員隊伍建設明確提出了要求。

時下最重要的,是提升公務員隊伍履職盡責的能力,公務員的辭職和入職,也是一種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必過度關注。如何建設一支符合基本法要求的香港公務員隊伍,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本文作者屠海鳴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