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極端情況”前後 須有“極端措施”

分享到:
2023-09-11 11:28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受到颱風“海葵”影響,9月7日晚到9月8日,香港遭遇了有歷史紀錄以來的最強降雨。數據顯示,7日晚11時後的一小時內,香港降雨量達到158.1毫米,為1884年香港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整體來看,24小時降雨量超過600毫米,約等同於全年雨量約四分之一。洪水沖毁道路,淹沒商場、港鐵站,暴雨造成逾百人受傷,至少2人死亡、1人失蹤。

香港在這場災難中表現得如何?從硬件看,近年來投資逾百億元修建的排洪、蓄水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這些設施,暴雨造成的損失會更大。從軟件上看,天文台及時發布黃色、紅色、黑色預警,為市民做出了提示;政府首次宣布“極端情況”,引導市民防災避災,避免了重大損失。

從9月8日下午開始,行政長官李家超與管治團隊主要成員陳國基、鄧炳強、麥美娟、甯漢豪、楊何蓓茵、林世雄等人,分別用最快速度迅速到災難最大地區,指揮紀律部隊、各區關愛隊、政府公務員等,爭分奪秒搶修路面、加固斜坡、為居民提供所需物資、恢復供水、做好部分居民撤離工作,全力參與特大暴雨後的各項善後工作。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然而,應對此次水災是否做得完美呢?並不見得!也有一些市民質疑:港府沒有以“緊急警示系統”發出預警。李家超8日在視察雨後部分地區情況時表示,特區政府會總結這次經驗,檢視發放信息,做好預警工作。這也啟示人們,“極端情況”前後須有“極端措施”。

生命至上 防災救災須有極限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災難的防範工作。他在浙江工作期間,針對防颱風曾經強調:“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萬一失防。”“寧可事前聽罵聲,不能事後聽哭聲”。今年以來,針對全國各地嚴峻的防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批示要求,切實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

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的要求,體現了“極限思維”。所謂“極限思維”至少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在防汛救災問題上,不能把“經濟帳”放在第一位,而必須把“生命帳”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為防災救災投入的財力人力巨大,就放棄不幹,或猶豫不決。第二,在謀劃應對之策時,必須“提級預防”。也就是說,專業人士做出科學預判後,政府應在此基礎上至少提高一個級別做預案。道理很簡單,世上沒有那麼多“剛剛好”、“正合適”的事情,萬一災害等級超出了專業人士的預判怎麼辦?“提級預防”可保萬無一失。第三,在評估防災成效時,不能因為事先準備的人力物力沒有排上用場,或用處不大,就認為“浪費”,而應以“有備無患”的視角去看待。

防災救災上的“極限思維”彰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執政者最重要職責。用“極限思維”的標尺去衡量一下這次香港應對暴雨洪災的做法,我們可以看出,政府的措施有得有失。

應對“極端情況” 措施仍顯不足

“有得”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首次宣布“極端情況”。政府各部門據此做出應急準備,上班上學也做出妥善安排,企業和市民也據此做好防範大災的心理準備和物資準備。二是一綫救災勇毅迅捷。香港紀律部隊事先嚴陣以待;災情發生後,紀律部隊出身的李家超第一時間指揮各單位迅速投入戰鬥,營救受困人員,疏通主要幹道;庇護中心提前開放,及時接納需要幫助的市民。三是善後復常進展較快。港鐵黃大仙站被淹後,很快恢復運營,其他發生泥石流的路段也很快恢復交通。四是像鄧炳強、麥美娟等官員,災難中哪裏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裏,成為救災的主心骨。

“有失”主要表現是:政府沒有以“緊急警示系統”發出預警。市民普遍質疑,花費巨資建成的“緊急警示系統”,僅在疫情期間用過一次,今次災情如此之重,為何沒有啟用?誠然,政府已通過其他渠道發布了預警信息,但如果啟動“緊急警示系統”,則能把全港各個區域、以及交通綫路上的適時情況第一時間發送到市民手機上,令出行人迅速做出避災選擇,實現“精準避災”。“時間就是生命”,如同地震預警一樣,早幾秒鐘預警,就會挽救生命。從這一點看,政府在制定應對之策時,還沒有完全體現“極限思維”。

應對此次暴雨災害,政府首次宣布“極端情況”,政府呼籲僱主參考8號風球的做法,優先考慮僱員的安排,採取彈性的工作安排,但未就停工做出強制性規定。有些僱主和僱員抱怨,政府指引含糊,不好落地。

上次颱風“蘇拉”襲來,政府首次實行“全政府動員”,並未宣布“極端情況”。這次應對暴雨,政府則首次宣布“極端情況”。這說明,政府事先預估此次災情大於上次。既然如此,各行各業應如何作為?政府應提供哪些更高級別的服務?應該有詳細而明確的指引,但有些遺憾的是,“極端情況”下的配套指引不夠具體詳盡,已宣布的一些措施,有的也欠缺操作性。

當然,政府首次遇到“極端情況”,思慮不周似乎情有可原。但聯繫到政府處理社會事件、公共衞生事件時都有周密謀劃;在應對自然災害時卻顯得粗枝大葉,還是說不過去。

至於在“極端情況”下企業因停工而造成的損失,《僱員補償條例》已經明確其法定保障,特區政府勞工處也詳解了相關安排,政府指引更加明確一些,並不會有甚麼負面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由於地球變暖等因素的影響,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將愈來愈高,以往人們認為的“百年一遇”災難,今後也許會變成五十年、三十年、二十年一遇。去年7月20日下午,鄭州一小時降雨達到201.9毫米,香港這次最高降雨量為一小時達到158.1毫米,二者非常接近。應對極端天氣,不能再沿用舊思維、老辦法,必須採取“極端措施”。

第一,改進災害預判。天文台的預判是基於科學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風力風速、降雨強度、降雨區域、降雨時段等技術指標,至於颱風和降雨會給當地造成多大的損失?則不是天文台的研究重心。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天文台提供的信息,結合本港排洪、蓄水的能力,地質災害的隱患,以及交通設施現狀和市民的出行規律等情況,對暴雨造成的破壞程度、對生活生產秩序的影響做出判斷。政府把這個預判做細做實,才能在薄弱環節加強救援力量,也能給市民提供管用的預警。

預判預案做細做實 謀劃長久之計

第二,科學制定預案。政府在制定應對自然災害預案時,應把不利因素想得更多一些,應多聽取市民意見,不能關起門來做預案。比如,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所有市民都獲知了政府的預警信息,而應力求做到多渠道發布,最大範圍覆蓋。又比如,應急預案也要覆蓋“極端情況”全過程,不僅要有防災預案,還要有災後恢復預案;不僅要有A預案,還有有B預案。進退有據,行事有方,如此才能把握好防災、救災、復常的節奏,達到最佳效果。

第三,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的科技創新。對於一般的降雨,現在能做到以驅散雲層的方式“趕走”降雨;那麼,對於類似於這次的強降雨,能不能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減弱其強度?政府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究投入,積極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的科學創新及技術進步。

第四,繼續建好防洪設施。今次本港降雨量為500年一遇,洪水來勢凶猛,但半日退水,“歷史”建造的排洪設施都功不可沒。建設防洪設施投資巨大,耗時長久,但還必須繼續建造。接下來,政府應對防洪設施進行一個拉網式排查,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制定新的防洪設施建設規劃,繼續推進防洪設施建設。

“吃一塹,長一智”。這場暴雨留給我們的,不能僅是滿目瘡痍、捉襟見肘,更應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讓全港市民有更多的安全感。

(作者是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