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施政報告全票過 良政善治展新貌

分享到:
2023-11-27 09:40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天道酬勤!行政長官李家超的不懈努力,終於贏來回報。上周五(24日),立法會在無票反對的結果下,通過了2023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李家超當日對議案通過表達感謝,並表示今年施政報告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除了在過去一年施政的基礎上提出有更深更廣的內容,亦闡述了香港需要發展的新領域和新方向。李家超還稱,這份施政報告是對香港未來的展望和承諾,其政策措施是經詳細考慮市民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後而制定,是一份屬於每一位市民的施政報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圖源:香港中通社

據悉,連續3日的致謝議案辯論分為“維護國家安全與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及“共同維護和諧穩定與青年興則香港興”4個環節,在20小時14分鐘的辯論中,88名立法會議員分別就自身領域發表建議,最終議案獲得全票通過。

立法會議員對施政報告認同度如此之高,應該說在香港是史無前例的。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結果呢?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報告質量高 彰顯“當家人”新境界

施政報告以無反對票的結果通過,首要原因是這份報告質量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胸懷“國之大者”,注重構建基本法實施機制。香港基本法是一部好法律,但回歸以來一直沒有建好基本法的落實機制,令基本法的要求長期“懸空”,讓別有用心之人鑽了空子。2023年施政報告最大亮點,是在構建基本法實施機制上有大突破。比如提出2024年內完成“23條立法”,明確了“時間表”;提出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國民教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明年起舉辦“中華文化節”,還設立兩所博物館介紹國家和抗戰歷史。這些舉措是從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高度、從履行憲制責任的角度謀劃香港未來,跳出了“香港思維”,施政理念達到新境界。

二是聚焦發展要務,多方用力強“動能”。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經濟持續低迷,急需止跌回升。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刺激香港經濟增長、優化營商的措施,包括八大中心建設、北部都會區建設、樓市印花稅“減辣”、發展“總部經濟”,“搶企業”、“搶人才”,等等。既有中長期規劃,也有近期舉措,力圖從不同領域發力,做強香港的發展動能。

三是排解民生憂難,措施務實接地氣。與上一份施政報告一樣,這份施政報告把解決“住房難”作為惠民生的重點之一,措施更加細緻。比如針對人們關注的“劏房問題”,特區政府將專門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加大推進力度。同時,對於基層醫療、提高生育率、婦女發展、長者安老等問題,施政報告列舉了若干措施。報告還強調,特區政府會持續推動青年發展,繼續積極落實及完善《青年發展藍圖》內的160多項措施。

總體來看,這份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的施政報告,彰顯了李家超作為特區“當家人”的責任擔當。報告質量高,這是立法會認同度高的前提和基礎。

強化政府執行能力 展管治新風

施政報告以無反對票的結果通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李家超及特區政府就任以來,體現出“以做實事為原則、以結果為目標”的管治新風,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搶”字當頭拼經濟。首先是“搶企業”。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9月底,有30多個大型企業來到香港,將帶來300億元的投資,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這些企業還答應把上下游其他公司也帶來,建立一個蓬勃的“生態圈”和產業鏈。其次是“搶人才”。從去年12月到現在,特區政府共收到18萬宗人才輸入申請,其中超過11萬宗已被批准,已有超過7萬人抵港,遠超過當初預計的3.5萬人的目標。還有是“搶機遇”,今年以來,李家超兩次帶隊出訪中東和東南亞,簽署了大量合作協議,並贏得了東盟國家支持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中東也表現出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濃厚興趣,中東的未來投資倡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FII)研究所將於12月在香港舉辦峰會。

做實事+做成事 力求施政新作為

二是“實”字墊底惠民生。比如“住房難”、“用地難”是香港最大的民生難事,特區政府成立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由司長級官員負責,專責全方位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現在,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10年所需的房屋單位數目。又比如,今年疫情結束後,“財爺”陳茂波深入調研後發現,經過3年疫情的折騰,市民手頭拮据,本地消費也需提振,在他主導下,政府又一次推出“消費券計劃”,給市民送上一個大禮包。

這份施政報告出台前,特區政府用3個月時間舉辦超過40場諮詢會,聽取民意,表現出解決民生難題的誠意和決心。這一切,令立法會議員相信,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能落到實處、目標能如期實現,給這份施政報告打了一個高分。

2023年施政報告是在充分徵集民意的基礎上形成的,綜觀這份報告,突出了3個着力重點:“安”、“興”、“惠”,而落腳點是“添幸福”。

市民最大的心願是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而這一切取決於3點:社會安寧、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施政報告的重點正是這3個方面。

從一個“安”字看,施政報告明確23條立法的時間表、推展愛國主義教育,都是着眼於處理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因為,這是香港實現長治久安的根本。如果“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處理不好,香港遲早還會發生2019年的“黑暴”事件。如果“平安之都”淪為“動亂之地”,既無法保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也無法保香港已有的國際地位,一切都會歸零。

從一個“興”字看,施政報告在推進經濟發展方面着墨較多,並非某些人所說的“只講國安,不講發展”。報告涉及發展的內容,既有“加法”,在創新科技領域加大支持力度;也有“減法”,在刺激樓市等方面採取減稅的辦法。既有融入國家大局的舉措,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有吸引外來投資的舉措,比如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圍繞“興”字多角度施策,並非毫無作為。

從一個“惠”字看,施政報告大篇幅涉及民生話題。這些話題不僅切中市民關切,在破解難題上還有很多新“打法”,比如在解決“安老”問題上,報告提及了推進“跨境養老”的新舉措。這說明,政府以“做實事,造成事”的態度改善民生。

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來展示施政報告的邏輯,可以這樣寫:“安+興+惠=添幸福”。這其中涉及到“安”的內容比重合適,並非某些人所說的“重點只在國安上”、“欠民心”、“無靈魂”。

當然,施政報告以無反對票的結果通過,並非這個報告就十全十美,無可挑剔,個別人士對報告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總結發言時表示,會和同事積極跟進相關措施的落實。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4月來港考察調研。他在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3”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講到:“當前香港進入『愛國者治港』的時代,這正是愛國愛港力量同心同德、大有可為的時代。大家應當好好把握、積極作為,對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施政舉措,應該給予支持,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助力特別行政區政府有效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展現愛國愛港力量的新擔當、新作為、新氣象。”

2023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在立法會全票通過,正正體現了“新擔當、新作為、新氣象”,彰顯出香港良政善治的新風貌。

(作者屠海鳴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中國大門越大越開 推動經濟發展 國際投資者們是否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