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中國社會傳統的婚姻觀念,然而在經歷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當代中國社會,傳統的婚姻觀也開始產生變化,中國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結婚人數為683.3萬對,比2021年減少了80.3萬對,下降10.5%,創下自1986年有公布統計以來的新低。香港作為快節奏高物價的國際化大都市,結婚率更連續十年下滑,2022年登記結婚數目只有26899宗,創過去三十年最低。與此同時,香港女性的初婚年齡也持續推遲,截至2021年香港的女性初婚中位數已上升至30.6歲;25至29歲香港女性已婚不足20%,40至44歲的單身女性由1991年的6%上升至2021年的20%。
【解說】到底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做出不結婚的選擇?今天讓我們來共同聊聊香港年輕人為何不結婚。
【字幕】原因一:婚姻觀念改變。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獲得更多機會。
【解說】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數據報告中提到,香港女性接受更高教育及有更高勞動參與的機會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21年25歲至34歲年輕女性接受專上教育比例較同齡男性高5.3%,年輕女性任職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等高級職位的比例亦高於同齡男性。
【同期】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羅耀增
現在的年輕人“個人主義”多了,即是覺得我自己一個也可以,他們會覺得(身邊)多了一個人會很困難,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一個人看手機,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覺得(不結婚)也無所謂,所以現在可能多了人養寵物,寵物也可以陪著我。
另外一方面就是(現在)年輕人他們很多都喜歡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基本上他的工資只夠自己用,這樣也會讓他們不想結婚。
【解說】教育讓新一代的女性擁有更多的機會和主動權踏入職場,憑藉自身努力實現經濟獨立,擁有了更多選擇單身的可能和向婚姻說不的底氣。她們更加注重自身的發展,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對高質量婚姻的要求,讓他們更加希望找到三觀一致的另一半,而不是單純靠婚姻獲得經濟的保障。
【字幕】原因二:經濟壓力大。嚴峻的住房問題是影響香港年輕人婚育的又一大原因。
【解說】走在街頭詢問新一代年輕人,你們為什麼不願意結婚,我相信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會告訴你只因為一個字“窮”。
【解說】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想要購買一套70-100平方的香港房屋,港島、九龍、新界每平方米均價分別為22萬、19萬和13.4萬港幣。而根據政府統計處2023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港人入息的中位數僅為20000元。也就是說,在香港,不計印花稅的話,一個打工仔要努力工作39年、55年和64年,才能在新界、九龍和港島買得起一套70平方的房子。香港特區政府2021年公布的港人人均居所樓面面積為十六平方米,僅為紐約的三分之一,新加坡、倫敦的二分之一,甚至小於以住宅出名狹小的東京。不少香港人曾打趣說,能三邊下床已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高昂的房價讓年輕人難以有“家”,自然也就難以“成家”。
【同期】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羅耀增
大學畢業生的人工,1993年一萬三左右,其實現在也就是一萬六七,剛剛畢業的話,相差很少。但是你看樓價從當年到現在都翻了好幾番,別說樓價,當年物價現在也是翻了很多倍。年輕人就會覺得不夠幸福,不夠開心,這樣怎麼去成家立室呢?我自己的錢都不夠用。
【字幕】原因三:離婚率高影響年輕人婚戀觀。
【同期】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羅耀增
看到(香港)離婚率非常高 ,我們經歷家庭和婚姻(經驗),很多時候是向父母學習,靠我們在家庭的經歷,如果我的經歷很一般,那為什麼要結婚?我的父母都那麼艱難,他們那麼多爭執,年輕人的心理上也會覺得結婚也没有用,最後還是會離婚,離婚率高便會有這個問題。
【解說】結婚率下降帶來的另一個直接影響就是生育率下降。早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曾發布《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香港生育率列全球最低,家計會8月15日公布每5年進行一次的家庭計劃調查,發現本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由5年前的1.3人,下跌至0.9人,創歷史新低。伴隨著“養小孩”而來的一連串經濟鏈也會受影響,長此以往,或給經濟帶來沈重打擊。
【同期】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羅耀增
長遠下去的影響,第一就是經濟方面,現在(社會)是靠哪些人去消費,其實年輕人、父母最願意花錢,為小朋友嬰兒(去花錢),沒有人花錢在嬰兒身上,沒有人花錢在教育上,沒人花錢去補習社上,其實你會發現整個(經濟鏈)會崩塌,(現在)我們沒有人去參與社會的一些發展,所以我們現在要輸入人才,其實我們不夠人才的,這樣經濟一直萎縮,對現在的老年人或者將來的年輕人都不是好事。
婚姻從來都不容易,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但我)一定要鼓勵大家不要怕難,遇難我們去解決。
記者 付鈺 朱樂怡 香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