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出席2022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致辭全文香港新聞網10月27日電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月27日)出席2022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商貿創科全接觸。 以下是李家超致辭全文: 大家早上好!我上星期發表了第一份《施政報告》,社會和傳媒最關心和討論得最多的議題有兩個,分別是房屋土地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以及“搶企業”、“搶人才”的一些破格措施。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容都有觸及,因為大灣區作為企業和人才生態圈的角色是重要的,但社會對大灣區的討論應該可以更多,讓我們更認識其中帶來的機遇和重要性。 事實上,《施政報告》關於大灣區的措施是相當多、很廣泛亦豐富,而且是貫穿整本《施政報告》的各個章節,有很多亮點。所以我非常多謝《信報》舉辦今日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讓我們有機會聚焦地討論《施政報告》裏面有關大灣區的政策方向和措施。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的重大舉措。作為大灣區其中一個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加上“一國兩制”賦予我們“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特區有能力,亦有責任為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我上任第二日已經與廣東省和深圳市領導通電話,九月一日我們亦進行了深化粵港合作視頻會議,就深化粵港、穗港、深港合作和進一步推進大灣區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和達成多項共識。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有關大灣區的措施,目的是共同推進大灣區進一步發展,同時增強香港及大灣區的結合競爭力。由於今日時間所限,我想重點分享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治理體系、二是鞏固傳統產業、三是發展新興產業。 建立治理體系 首先是建立治理體系。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我親自擔任組長,但大家更重要留意的,是會有三位副組長與我一同領導,三位司長會擔任副組長的角色。這是本屆政府全新構建的頂層治理體系,將領導的機制強化為“1+3”的四人領導,三位副組長會獨當一面地,在他們的政策範疇領導各局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跨局、跨部門工作,加強與內地的溝通。 我期望督導組未來推展工作時,會和今日論壇的主題一樣,令到特區政府與內地不同單位及機構都達到“全接觸”,進一步打通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高水平合作、高質量發展。 鞏固傳統產業 第二是鞏固傳統產業的措施。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中央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例如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這些都是我們的固有優勢,但我們絕對不能夠滿足於現狀,更要推陳出新,因為現在正值世界百年大變局,地緣政治變幻莫測,香港必須自強不息,增強競爭力,向前發展,不斷求進。 在金融方面,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我在《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我很高興在《施政報告》發表後不足一個星期,已經迎來好消息,海南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在十月二十四日宣布,將會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海南省政府是首個省政府使用香港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發債,而深圳市政府就是第二次在港發債,充分展示香港是發行人民幣債務產品的首選平台,貫徹中央及內地各級政府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 我在《施政報告》亦提出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推動香港成為海內外綠色企業的首選融資平台。我們亦會加強互聯互通安排,盡快啓動互換通“北向通”、優化債券通“南向通”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並爭取短期內在南沙、前海等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支援。 在航運方面,香港擁有其中一個全球十大繁忙的貨櫃港口,更是首屈一指的國際航空樞紐。我在《施政報告》指出,我們今年會開始制訂行動綱領,推動香港高增值現代物流發展,並從三個方向推進工作,包括加強結合空運、海運和陸路運輸的“多式聯運”,發揮香港在處理高價值貨物和高增值物流的優勢,以及鼓勵物流業界更廣泛使用智慧物流方案。 在商貿方面,特區政府着力在國家的雙循環政策下,協助港商利用大灣區為切入點,拓展內銷市場,除服務內地持續增長的市場外,更為港商開拓更闊的發展空間。 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推出的“GoGBA”數碼平台和在深圳設立的大灣區服務中心,為港商一站式提供大灣區經貿資訊和服務,協助他們開拓內地大灣區市場,廣受港商歡迎。我在《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駐粵辦會設立專責推廣中心,支援港人港企在大灣區發展,而貿發局的“GoGBA港商服務站”,將落地至大灣區全部九個內地城巿,更全面地提供支援港商的商貿諮詢服務。 發展新興產業 除了上述的固有優勢之外,我亦重視新興產業發展。這也是我想分享的有關《施政報告》大灣區措施的第三部分。 我講過:“無創科,無未來。”創科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今年內會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從整體設計勾劃香港創科未來發展的總體方向和重點策略,鞏固香港國際化優勢。 “十四五”規劃除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外,也明確將深港河套納入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正全力合作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實踐“一國兩制”下的“一區兩園”,發揮港深強強聯手的優勢。 我們會加強發展港深創科園,把港方園區打造成新試點,與深圳研究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試行專屬跨境政策,確保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無阻。我在《施政報告》就提到,我們正與內地研究促進內地數據向香港流通的特定便利安排,目標是於二○二三年在大灣區推出數據跨境流動試行計劃。 港深創科園所在的“北部都會區”,是驅動香港實現新飛躍的新引擎。我在《施政報告》提出,要讓“北部都會區”發揮超越地理界線限制的協同效應,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價值。“北部都會區”會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軸,通過毗鄰深圳的地利,把西邊、中部及東邊分別發展成核心商業區、多元創新試點和康樂旅遊景點等。 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同氣連枝,民俗相通,具備充分條件在文化藝術方面協同發展。“十四五”規劃肯定了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支持香港打造更具競爭力國際文化交流平台的方向互相呼應。我們會繼續善用《文旅規劃》的溝通機制,加強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統籌與協作文化藝術政策,共建人文灣區。 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我們會主辦“2024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展示香港和大灣區城市的優秀藝文作品,彰顯香港在大灣區中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地位。此外,特區政府亦會增撥資源,培育新晉藝團和藝術家,製作更多元化的藝術項目,做好傳承,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各位,我在《施政報告》提及大灣區的地方還有很多,因為大灣區給香港的發展機遇是數之不盡的。我們要把握好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各界要團結一致創新作為,為香港在未來五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作出更大貢獻。 最後,我祝今日的論壇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多謝大家。 【編輯:刘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