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增效|回歸26周年訪香港特首李家超:由治及興助圓香港夢香港中通社6月30日電題:回歸26周年訪香港特首李家超:由治及興助圓香港夢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是可以做夢、追夢、圓夢的地方,香港比以前更團結,社會凝聚力比以往更大。歡迎外企、人才登上香港的‘特快號’獲得成功。” 香港回歸26周年,也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一周年。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30日接受香港中通社等媒體採訪,談及一年來的工作感受,以及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新優勢。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去年7月1日,習主席在香港的七一講話提出,香港要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李家超從搶人才、搶企業兩個方面,分享如何增強香港整體競爭力。 “目前最能推動香港發展新動能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人才,一個是企業。人才是發展最重要的元素,有人才,才有發展推動力;企業不僅會提供就業機會,還會增加生產總值。” 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希望每年吸引35000個人;才推出5個月批准約5萬個申請,從整年來看,應該可以達標,甚至超標。 搶企業方面,特區政府成立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希望扶持一些對香港長遠有利,對香港競爭力有幫助的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大家有什麼條件,我們盡量可以談。”李家超要求團隊轉變概念,不僅是吸引人才企業,而是主動跟全球搶。 他認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多多,“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低稅制、法制健全。 為什麼這麼多人希望來到香港?李家超以“融合”兩個字概括這座城市的魅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宗教,大家都能在香港共同生活,30分鐘就可以從辦公室到爬山的地方。“香港這些基因是不會走的,現在我們每天給他維他命,所以更強壯了,我對香港充滿信心。” 特區政府上任一年來,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特別是困擾香港多年的住房問題,李家超要求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因此有了簡約公屋概念,如“救生艇”讓市民有選擇。 李家超認為,香港未來10年有足够土地供應住房,“但10年等得太累太久了,我不希望老百姓等,希望他們能在好的生活環境下,縮短等候時間。” 住房問題也是青年發展的難點。李家超回想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前落區探訪,感受特別深的就是劏房戶,“令我想到怎麼處理貧窮問題,特別是跨代貧窮問題。”因此,施政報告提出“共創明天”計劃,幫助住在劏房的初中生,建立生涯規劃,建立信心和正向價值觀。 過去一年,特區政府班子為疫後復甦、青年發展、住房等問題主動作為;特首也親自率團頻頻外訪,官員頻密與內地城市官員、企業交流。李家超感受到,香港的優勢,要通過出訪讓更多人明白,香港是一個值得發展、值得投資落地的地方。 “香港如今還有特別優勢:比以前更團結,整個社會凝聚力比以往更大。”李家超形容,任何企業、人才坐這個“船”,動力都比以前快很多,歡迎外來企業、人才登上香港的“特快號”獲得成功。(完) 【編輯:张丽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