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全國政協會議閉幕——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全國政協會議閉幕——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李明珠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10日上午閉幕。連日來,來自香港和澳門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對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等熱門話題獻策,彰顯港澳委員積極參政議政,更好地發揮了“雙重積極作用”。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周年,五年來,大灣區三地不斷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實現了“車暢、人興、財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一直關注大灣區教育合作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希望,在人才和院校協作方面,國家和特區政府能夠聯手,促進大灣區不同層次機構多一些往來,讓粵港澳大灣區在科研、教育發展上,共融共通。 澳門地區全國政協委員何猷龍、新濠國際董事會主席何猷龍,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他經常往來港澳兩地,因此關注如何讓港珠澳大橋發揮更多用處,多一些私家車上橋,促進灣區內人流、車流的暢旺。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劉江華對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如何能更進一步暢通,這是一項持續的工作。香港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引入世界優質的人才、資金,推進區內更好發展。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兩會,“新質生產力”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委員圍繞發展新質產生力,從加強創新科技到未來產業培育提建議。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蔡冠深認為,創新科技是香港發展的戰略方向,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背靠祖國、背靠灣區的優勢;應該將創新科技、創新模式與粵港澳大灣區結合,作為香港發展的方向與出路。 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也有新質生產力可挖掘。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蘇長榮說,新質生產力在香港是多領域的,創新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的趨勢;香港原有的傳統優勢行業同樣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香港優勢、帶動更多發展動力的基礎。 推動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的發展與國家息息相關,用好中央政策,發揮獨特優勢,可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今年兩會期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何超瓊在大會發言時從金融、文化等五方面談香港如何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力量。“香港特別行政區既堅守‘一國’之本,又能發揮‘兩制’之利,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推動內地進一步與世界接軌。”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張佐姣對記者表示,香港背靠祖國,中國式現代化給予香港更多發展機遇和潛力,香港可以充分用好國家政策,趁著這一發展勢頭,更好地發展經濟,讓香港市民安居樂業。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楊政龍接受中通社採訪表示,青年多瞭解認識國家,才能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幾年希望通過組織交流,讓青年人到內地去多看看,認識祖國的發展,投入國家建設。 “我這個曾經的香港青年,沒有錯過內地的發展大舞台。”聚光燈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譚錦球走上第三場“委員通道”。他鼓勵香港青年,“新時代國家的發展再一次給香港的青年提供了成就理想的黃金機遇,期望大家能够緊緊抓住。”(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