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開啟登陸祭祖之旅,台媒:77%受訪民眾“樂觀其成”3月27日下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團抵達上海,并赴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上海市委有關負責人到機場迎接。據瞭解,馬英九此次來大陸祭祖、參訪,并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將到訪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地。 香港中通社圖片 “的確是久了一點,但我很高興能去” 這也是1949年以來台灣地區卸任領導人首次登陸。馬英九出發前在台灣桃園機場發表簡短談話。他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到大陸訪問,“事實上在我37歲時,在政府裡就負責處理兩岸事務,我今年73歲,等了36年才有機會到大陸訪問,的確是久了一點,但我很高興能去”。馬英九強調,除了祭祖外,此行也帶了台灣大學生去大陸交流,希望通過年輕人的熱情、互動,改善兩岸目前氛圍,讓和平能够更快更早地到來,“很高興能够進行這次訪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馬英九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著名的成語“馬革裹屍”就是來自於他。馬英九本人曾表示,馬援馬姓的源頭是戰國名將趙奢。趙奢因作戰勇敢,被趙王封為“馬服君”,當時的族人覺得榮幸而改姓馬。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基於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的傳統,應該讓馬英九去祭祖盡孝道。 綠營只會酸言酸語 不過,連日來綠營一直酸言酸語,台灣陸委會還聲稱,希望馬英九謹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令規範,充分反映台灣民意。中時電子報刊登的一篇評論稱,“馬英九去祭祖掃墓,要他反映台灣民意給誰聽?馬氏的列祖列宗?”文章聯想到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賴恩前不久公開揚言不惜摧毀台灣先進的半導體產業,結果居然被蔡英文頒授勛章,“祭祖掃墓,和平交流,有罪;主張摧毀台積電,得勛章”。 台灣海基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3月25日撰文稱,馬英九在疫情方歇、兩岸兵凶戰危、中美對峙毫無緩解之下,不畏“抹紅”與賣台的攻訐,決定到大陸祭祖并與青年交流,其所傳遞的信息既具勇氣,且富睿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27日表示,馬英九踏上大陸,除了祭祖及青年交流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傳達台灣願意跟大陸交流、對話,希望增進彼此瞭解,緩解兩岸緊張情勢。他直言,此行凸顯蔡英文當局在兩岸政策上的無能與封閉,除了謾罵與指責外,拿不出任何辦法,而國民黨必須願意負責且能够承擔,不能逃避。趙少康表示,善意是必須纍積的,希望這次馬英九登陸是個好的開始。《聯合報》的社論也認為,馬英九帶著家人回湖南湘潭白石鎮老家祭祖,凸顯兩岸血緣及情感臍帶,具有良好的融冰效果。 台77%民眾“樂觀其成” “祭祖有那麼嚴重嗎”,《中國時報》評論稱,馬英九執政8年,兩岸交流頻繁都賣不了台,如今他卸任超過6年,已是一介七旬老人,即使想賣台也沒本事,祭個祖有那麼嚴重嗎?文章稱,綠營政治人物返鄉祭祖者比比皆是。曾任台“行政院長”的駐日代表謝長廷11年前到廈門東山島謝氏宗祠祭祖,即使當時民進黨內對他訪陸祭祖有雜音,但他受到謝氏宗親熱情歡迎,一度激動落淚。馬英九眼看73歲,如今上了年紀思鄉尋根,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傳統,“值此兩岸關係冰凍之際,各界應樂觀其成”。 台灣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益源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兩岸對祭祖都一樣重視,在台灣,本省人、外省人也沒有明顯差異。日前,中時電子報針對馬英九登陸祭祖進行的網絡民調顯示,有77%的受訪民眾表示“樂觀其成”。參與投票的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為兩岸和平發展,值得讚揚”“祭祖本來就應該的!孝道也是一種美德!要贊嘆!”還有人說,“祭祖是對祖先之祭拜很正常,不要再搞政治化,如再搞政治化真是太可惡了”。 《聯合報》直言,去年年底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主因之一就是蔡當局的“主戰”不得民心,因而遭期待兩岸和平的民眾否定。這份最新網絡民調顯示,民進黨慣用的貼“賣台”標籤等伎倆已經過時。 【編輯:林曉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