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式慶: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的骨子裡頭 【同期】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召集人 趙式慶
我8歲的時候開始習武,所以到現在也30多年了,在這個過程中,在成長跟成人以後不同的階段,其實你在武術中所能找到的東西是不一樣,中國的武術它是有很多很深層文化是值得去挖掘的,它會越來越多變成你身體的一個部分,這個也就是中國的武術在傳統上叫武藝。 (我對武術)不能用痴迷兩個字,因爲痴迷是年輕時候那種狀態,到我這個年齡應該説它是一種抱負,是一種事業,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同期】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召集人 趙式慶 我覺得文化永遠都是跟別人打交道最好的一個方法。多年來,其實海外很多的朋友他們都熱愛中國的文化,就包括我們中國武術。我們的很多東西,從嘴巴、從語言你是很難去解釋的,但是我們很多東西,透過我們的一些藝術行爲,他就能體會到,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利用香港很獨特的平台,把我們更多的文化輸出去,這個也是一直以來我們香港在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還不錯。 【同期】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召集人 趙式慶 (推廣武術文化與家族生意)肯定是有衝突的,時間不夠用;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我覺得一個良好的企業是需要有企業文化,所以其實我反過來,我是文化出身,我再回到企業,我才知道文化的傳承是多重要,也給我更好的一種認知,到底我們企業的價值所在在哪裡。 香港近200年的發展過程,是中西(文化)很自然交融的地方,就像我自己,包括很多的香港人,我們本身是中國人,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的骨子裡頭,但同時我們對外國的一些事物,外國的文化又很適應,我們用中文交流,用英語交流沒有任何差異,所以我們是雙文化或多文化的人。香港做一個平台,要把他們(不同國家)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包括日本的文化,韓國的文化,通過香港介紹給中國的觀眾非常合適,香港一直在扮演這個角色。近幾年疫情期間,其實我們(香港)在文化上是做了一個大突破,M+博物館,香港故宮博物館等,其實海外的朋友幾乎都不知道我們香港整體的文化生態已經産生了核心的變革。 【同期】粵港澳大灣區武術聯盟召集人 趙式慶 真正要把香港的文化重新再樹立的話,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重點,過去大家爲什麼説我們香港是文化沙漠,因爲香港的文化,我們知道,是老百姓的文化,它更多依托的是平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飲食,我們的節慶,我們的一些競賽,我們的龍舟,我們很多跟生活相關的東西。香港其實文化很多元化,很多中國優良的文化傳統移植到香港,但同時我們在市民文化裡面也保留了中醫,舞獅、舞龍舞、麒麟舞、貔貅、武術等等,我們保留得非常的完整。 現在香港已經不是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大家講的文化沙漠,我們在各方面的條件已經是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等的就是讓世界人民重新過來,透過香港,進一步了解我們中國。香港(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中)絶對是扮演一個核心的角色,因爲香港我們本身是有這樣的一個土壤。 記者 付鈺 朱樂怡 吳煒鑫 香港報道 |